中老年人也有搭子
原文 作者 阿紫
都说“搭子”是年轻人中盛行的一种社交方式,对此我有异议。搭子根本就不是新生事物,棋友、牌友、广场舞伴……这些不都是搭子吗?只不过老同志们不善于发明创造,没弄出这么个新名词。
我结识的严格意义上的搭子,是在20年前。那时我刚开始养狗,每天傍晚会去附近小广场遛狗。时间久了认识了许多狗友,我们以狗名加辈分互称,比如“托尼爸爸”“巴赫姐姐”……我被称为“狗剩他爹”。
那时大家都没有私家车,觉得自家狗狗困于闹市挺憋屈的。于是一商量,定期包车带它们出去郊游。通常七八条狗加它们的主人,一起坐一辆中型面包车,费用每个狗主均摊。
这样的活动经常进行,“狗搭子”们也越来越熟,但大家都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,不再往前迈一步。除了个别人自报家门,几年下来,我们还是不知彼此的姓名,更别说互相托关系办事、借钱了。
后来我搬了家,结识了一些新狗友,彼此的关系依然仅限于一起遛狗,搭伙以批发价买狗粮。“狗搭子”们一度商量买一台给宠物洗澡用的吹风设备,一千多元,由各家平摊费用,轮流使用。但有人提出万一在哪家用坏了,维修费怎么算?恐怕会影响“团结”,于是作罢。
“狗搭子”之间的关系,就是这么不远不近,靠着保持安全距离才能维持长久。如今回想当年具体有哪些人?都想不全。倒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我的两个“看电影搭子”,让我终生难忘。
那是念中专的最后两年,每天下午都没课。于是我和一男一女两个同学,组成了一个观影团,每月一起看大约20场电影,有些电影“二刷”甚至“三刷”。当年国产电影三四毛钱一张票,进口电影最贵也就七毛。我们每月有助学金,每学期去工厂实习,还能得40元补助金,所以消费得起。那时的下午场,偌大的放映厅里往往不到10名观众,没人结伴,会觉得凉飕飕的。
那个女同学是班花,我们这个观影三人组因此常被同学们私下议论。说我在和班花谈恋爱,拉上那个男同学是作掩护。其实我真想过追班花,甚至觉得自己大概率能追上。但我心里有数,知道双方家境悬殊,我们谈恋爱不会有好结局,于是发乎情,止乎礼,藏于心,只看电影,不谈风月。
去年同学聚会,我们三个观影搭子又见面了。忆往昔,感慨万千……人生路上,有搭子挺好,彼此没有太多的想法,回忆便会是暖色调的。
2下一页 |